“哎,慕昭姐姐你也别唉声叹气的啊,这茶叶和那果酒都是很难得,去晚了都是没有的,我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抢着的。”
“是嘛。”
慕昭还是有些不高兴来着,念慈将手中的东西挪在一旁拿着,抽出一只手像慕昭平时安慰她那样安慰着她,“没事的,等下我回去后帮你泡制一壶,再给你拿几盘小兰做的点点心,你配合着果酒一起吃下应该就知道这东西为何这样珍贵了。”
“好吧。”
虽然念慈是有些舍不得她这辛苦抢来的茶叶还有那果酒,但看到慕昭又重新露出了笑脸,她这心里也是高兴了些,这些身外之物都是次要的,没了再去买就是了。
再说了,给她慕昭姐姐品尝总比给山上那些师兄弟们吃喝好一些的,那些粗鲁之人哪里会懂得这些玩意儿的好处呢,这样想着原本因为失去茶饼和果酒的失落感也消散了一些。
既然打算把这茶叶饼给打开,还有那果酒也想尝尝,陈英师叔自然也是不能让他就这么走了的。
念慈便把手中的东西交给了慕昭,想着要回头去找她陈英师叔来着,他们刚走不久,这会儿回头应该是可以遇上的,至于那价值高昂的茶饼和果酒放在她慕昭姐姐这是丢不了的。
所以她也没有太过担心,跟慕昭说与了以后便回去找陈英去了,慕昭看着念慈离开的背影,也没有多说什么。
她拿着这些东西一直站在这花园里也不是个事,往来的人很多,有些好事的丫鬟婆子还用那些八卦的眼神看着她,说不上指指点点,光是眼神就已经让慕昭觉得厌烦的很了。
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回院子里等候念慈他们,反正路途不是很远,估摸没多久她就能找到她陈英师叔的,既然这样,自己也没必要再这里傻等下去了。
不知情的人见着了还以为是她怎么了呢,抱着那么多东西站在那空地里,不用别人说慕昭也觉得自己有些可怜凄惨的很,她可不想让旁人觉得自己是被人给撵了出去。
就算是无处可去了,她也不会这样在花园里站在的,慕昭不想让那些八卦的人再传她的谣言,抱着念慈给她的东西就回到了院子里,玉儿正在收拾她们之前操作进来的东西。
见她进来赶紧就接了过去,还问念慈姑娘怎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,慕昭说了缘由,俩个人便把这些价格高昂的果酒和茶叶饼放好,这才开始整理起念慈的那些东西。
念慈去请了她陈英师叔以后也是飞快的跑了回来,她怕慕昭不知道怎么泡制,浪费了自己的茶叶。
那茶叶是很难得,需要用特制的茶杯茶盏来配合着使用,所以她才会又跟着买了许多回来,这会儿便拉着陈英便急急忙忙的往院子里赶去。
本来陈英送完慕和念慈就打算去忙自己的事情了,哪里知道念慈却是急急忙忙的追了出来,他以为是有什么要事,原来是叫他去吃茶和喝果酒。
本来陈英他是想拒绝的,但是念慈说起了那茶叶的出处,还有那果酒的材料,心里也有些想去尝尝,便跟着念慈一起回来了。
这茶叶和酒水乃是燕国最畅销和最重要的东西,由于其中利润非常高昂,赢利丰厚,一直以来是官家派人贩卖的。
年代不同,这制作茶叶的方式也有不同,像古代的制茶和饮茶方式与现代的也是不同。
这制茶总的来说就分为散茶和片茶两种,按照以前的人的说法就是:“唐造茶与今不同。今采茶者得芽,即蒸熟焙乾,唐则旋摘旋炒。”
焙乾后,就成为了这散茶,而片茶又称饼茶或团茶,就是念慈这次买的这些,其方法是将蒸熟的茶叶榨去茶汁,然后将茶碾磨成粉末,放入茶模内,再压制成形,包装大多精致的很,一般用来做赠礼使用,不过像念慈这样买来自己品尝的也有。
对于这片茶的方法对于茶叶真味的破坏力太大,又降低了茶的养分,就逐渐被后世所淘汰。
但是在燕国时,这片茶可是茶之上品,就像念慈说起的那样,她为了抢这片茶可是费了些心思的,所以得了这么个好东西后就要拉着慕昭和陈英这些一起品尝来着,毕竟平日也难得一见的。
有的片茶“以珍膏油其面”,所以又被人称作腊茶或腊面茶,还须指出,“唐未有碾磨,止用臼”,宋时方大量推广碾磨制茶的技术。
片茶中品位最高是福建路的建州和南剑州所产,“既蒸而研,编竹为格,置焙室中,最为精洁,他处不能造,有龙、凤、石乳、白乳之类十二等,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”。
在江南西路和荆湖南、北路的一些府、州、军,出产的片茶“有仙芝、玉津、先春、绿芽之类二十六等”,两浙路和宣州、江州、鼎州“又以上、中、下或第一至第五为号”。散茶出产於淮南、江南、荆湖等路,有龙溪、雨前、雨后等名品。
四川茶的产量高於东南,但“蜀茶之细者,其品视南方已下,惟广汉之赵坡、合州之水南、峨眉之白牙、雅安之蒙顶,土人亦珍之”。
名士蔡襄在《茶录》中有说道:“茶有真香,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,欲助其香。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,恐夺其真。若烹点之际,又杂珍果香草,其夺益甚。”
这便反映了在前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花茶之类的,至于木樨、茉莉、玫瑰、蔷薇、兰蕙、桔花、栀子、木香、梅花这些花草植被皆可作茶。
到了后世,饮茶“鲜以鼎镬”,多为“用瓶煮水”,以沸水冲泡,冲泡前用少许水调成茶膏,称为点茶。
一些专业人士认为,“瀹茶之法,汤欲嫩而不欲老,盖汤嫩则茶味甘,老则过苦矣”,“惟移瓶去火,少待其沸止而瀹之,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。
到了后期,世人在茶中加姜和盐的习惯逐渐被抛弃了,像慕昭这些都是只爱喝清茶。
燕国的人饮茶时多用盏,这盏便是一种小型的碗,敞口小足。
盏有黑釉、酱釉、青釉、青白釉及白釉五种,而饮茶时主要是使用黑釉。
燕国饮茶流行使用黑釉盏,这与当时的斗茶风尚有关,这饮茶风尚是带有全国性的。
在饮茶方法上,前朝饮的是碾茶,把一种半发酵的膏饼茶碾成细末,然后用沸水点注。这以黑色茶盏最为适宜。
烹点茶技艺的一些主要形式有,煎茶、烹茶、煮茶、瀹茶、泼茶、试茶、均茶、点茶、斗茶、分茶等。
自前朝以来,这饮茶的习俗愈益普遍,“茶之为民用,等於米盐,不可一日以无”。
即使是在社会底层,茶也成为重要的交际手段。如“东村定昏来送茶”,而田舍女的“翁媪”却“吃茶不肯嫁”。“
但是,由于官府实行榷茶,只有他们那里才有的卖,平民的食茶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免质量低劣。
自社会上层至下层,酒也是燕国消费量很大的饮料,这时的酒水可分黄酒、果酒、配制酒和白酒四大类。
黄酒以谷类为原料,“凡酝用粳、糯、粟、黍、麦等及曲法酒式,皆从水土所宜”。
由于燕国的南方经济的发展缓慢,便以糯米取代黍秫等,成为主要的造酒原料。
这果酒就包括了葡萄酒、蜜酒、黄柑酒、椰子酒、梨酒、荔枝酒、枣酒等等,其中以葡萄酒的产量较多。
河东盛产葡萄,也是葡萄酒的主要产区,但这古代的果酒制作技术还比较原始,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不大,因此遇上那种难得一见的好手艺人制成的果酒也是千金难求了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