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鹅聪浓思通看书 > 红歌的力量 > 第39章 《祝酒歌》
 
——欢庆胜利的激情放歌

万众欢呼除“四害”,举杯同唱《祝酒歌》,一首慷慨激昂的《祝酒歌》见证了那段令人唏嘘痛心的峥嵘岁月,这一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作品印证了历史的伟大转折,道出了人们内心最诚挚的心声,重新唤起了中华儿女昂扬斗志和满腔热情。作者剪裁了当时互相举杯祝贺、共庆胜利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画面,真实生动地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幸福、喜悦的心情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愿望与信心。

◎ 词曲作者简介

词作者:韩伟,我国著名词作家,生于天津,1960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小提琴,其间进行歌词创作,并结识施光南,两人先后同被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工作。两人自1965年以后进行了更多合作。合作的歌曲主要有《最美的赞歌献给党》、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等。1976年,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创作《祝酒歌》。此外他还创作了歌剧《屈原》和歌曲《天海长城》,并多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。

曲作者:施光南(1940~1990),祖籍浙江金华市,1940年出生于重庆市。 1970年前后创作了《最美的赞歌献给党》、《赶着马儿走山乡》、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等清新优美的抒情歌曲,1978年7月,调入中央乐团,先后创作了《生活是多么美丽》、《月光下的凤尾竹》、《假如你要认识我》等上百首带有浓厚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歌曲。1979年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并当选为理事,后任副主席。除了创作歌曲外,他还创作了多部歌剧、芭蕾舞剧、京剧等多种类型的作品,如大型歌剧《伤逝》、《屈原》等。

《祝酒歌》

美酒飘香啊,歌声飞,

朋友啊,请你干一杯,请你干一杯。

胜利的十月永难忘,杯中洒满幸福泪。

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,

来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来。

十月里响春雷,八亿神州举金杯,

舒心的酒啊浓又美,千杯万盏也不醉,

手捧美酒啊,望北京,

豪情啊,胜过长江水,胜过长江水。

锦绣前程党指引,万里山河尽朝晖,

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,

来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来。

瞻未来无限美,人人胸中春风吹,

美酒浇旺心头火, 燃得斗志永不退。

今天啊畅饮胜利酒,明日啊上阵劲百倍,

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,愿洒热血和汗水。

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,

来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来。

征途上战鼓擂,条条战线捷报飞,

待到理想化宏图,咱重摆美酒再相会。

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,

来来来来来,来来来来来。

咱重摆美酒啊再相会。

(一)

《祝酒歌》创作于1976年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是被称之为见证当时那段特殊历史时刻的鼓励人心的歌曲——它反映了“十月的胜利”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带给全中国人民的举杯欢庆的喜庆心情。

对于中国人民来说,1976年注定是一个非常的年份。这一年开始,1月8日,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了,人们感到无比悲痛。这一年清明节,对“四人帮”当道的政治局势感到十分压抑和不满的广大民众,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,打出“深切地怀念周恩来总理”的横幅。人们把花圈堆放在纪念碑周围,开始发表演说和朗读诗文, “若如妖魔兴风浪,人民奋起灭豺狼”、“欲悲闻鬼叫,我哭豺狼笑。洒泪祭雄杰,扬眉剑出鞘”——这就是当时人民的心声,是粉碎“四人帮”的先期舆论和动员。

同年10月,万恶的“四人帮”被一举粉碎。乌云散尽、廊清的祖国大地,到处是一派欢腾喜庆的景象。被压抑了多年的人民群众,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,尽情达达内心的喜悦。在许多家庭或饭店里,人们举酒祝贺。有人还在餐桌上摆了一盘特殊的菜肴——4个红烧螃蟹。其中三个公的一个母的,象征着王洪文、张春桥、姚文元和江青“四人帮”。

这时,因创作《打起手鼓唱起歌》被“四人帮”认为是“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回潮”的两位作者,施光南和韩伟还在下放劳动,得知一举粉碎“四人帮”这一激励人心的消息,韩伟夜不能寐,连夜写下《祝酒歌》的歌词: “美酒飘香啊歌声飞,朋友啊请你干一杯。胜利的十月永难忘,杯中洒满幸福泪……”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拿到了韩伟写的《祝酒歌》歌词,只读了一遍,就被深深吸引和打动了。用施光南自己的话说,这首歌词生动、感人,又高度概括,既有对过去的回顾,又有对胜利的庆贺,更有对未来充分的信心。特别是那句“杯中洒满幸福泪”,既形象具体,又能勾起人们的许多联想。因此,施光南凭着直觉,要将这首歌谱成一首带有时代印记的歌曲。也许是太投入了,整个作曲过程,施光南是流着眼泪写完的。

刚刚粉碎“四人帮”时,全国人民都处于极度兴奋之中,各种文艺作品汹涌而出,各地词曲作者都先后写出了一批反映这一伟大胜利的歌曲作品。但大多属于“热烈欢呼,纵情歌唱”一类的格局,或属于“迈开前进的步伐”一类的老套路。据施光南本人讲,他也曾写过一首《万众欢呼除“四害”》的歌曲,但由于是应急之作,又草草写就,只能当做民众的游行歌曲,随便唱唱了之。只是这首《祝酒歌》一经问世,就立刻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,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首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优秀歌曲作品。

(二)

《祝酒歌》借鉴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《将进酒》和现代诗人郭小川的诗歌《祝酒歌》的立意抒情手法,吸收了新疆民歌、北方戏曲、江南小调等多种音乐元素,生动、形象地展现了全国人民在十年动乱结束后的胜利喜悦和兴奋情绪。

为了充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胜利的喜悦心情,施光南作曲时,吸收了维吾尔族手鼓和汉族锣鼓的节奏。它的第一部分是从低音区的迂回音调开始的,包括“美酒飘香”后的衬字“啊”那种轻微的感叹,以及第二句“请你干一杯”中的第一个“请”字和两个“干”字,都体现了那种恳切的、意味深长的语气。特别是第四句的“杯中洒满幸福泪”,用了全曲的最低音,再加上“幸福泪”三个字曲调的几个跌宕,更加深了歌曲第一部分的深沉、厚实的感情。这部分曲调的感情基调是凝重的,但却不是感伤,更不是哭泣的音调,而只是描述了对历史的短暂回顾,当然也是先抑后扬,为后边的音乐形成对比所作的准备。到了第三部分“今天啊畅饮胜利酒”又突破了原有的分节歌的结构形式,不以原曲调的反复,而采用了展开性的写法,那个以衬字唱出的音乐主题也出现在高音区,从而显得更加奋发豪迈和充满自信。正如施光南自己所说的那样:“真挚的感情是写出这首歌曲的第一位因素,一切手段的使用都是服从于感情的需要,甚至有些技巧还是受激情的驱使而产生的。”

(三)

《祝酒歌》一经问世就受到最热烈的欢迎。李光羲、关牧村、罗天婵、苏凤娟等许多歌唱家争相演唱,全国各地很快响起了“朋友啊请你干一杯”的歌声。在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里, 《祝酒歌》成了那一年金秋流行的第一歌。歌曲是那么欢畅奔放、那么神采飞扬,特别能够表现在历史发生重大变迁的时刻,人们庆祝动乱结束的喜悦心情: “朋友啊请你干一杯,请你干一杯……”

《祝酒歌》本来是按女中音谱写的。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看到了歌谱,如获至宝,就给施光南写了一封信,请作曲家按男高音的要求重新定调配器,并表示决心,一定把这首歌唱好唱红。施光南被李光羲的真诚所感动,对曲谱作了适当调整,寄给了李光羲。

李光羲为了唱好《祝酒歌》,连续多日在中央歌剧院的练歌房中深思苦练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的首次演出中,《祝酒歌》一炮打响,赢得满堂喝彩。时隔不久,李光羲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国宾的宴会上,再次唱响了《祝酒歌》,引起极大的轰动。

1979年除夕晚上在中央电视台,伴随《祝酒歌》舒展悠扬的旋律,编导安排了一组镜头,这组镜头在当时看来是十分大胆的,但却颇有新意,醇香的美酒,高举的酒杯,翩翩起舞的来宾,热情饱满的歌唱家,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在歌声中融为一体,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第二天《祝酒歌》便传遍大江南北,节目组收到了16万封的观众来信。1980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和《歌曲》杂志举办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,《祝酒歌》被评选为第一名。以歌代酒的施光南,使海内外炎黄子孙陶醉在他那优美动人而又充满自豪的旋律中。

《祝酒歌》1979年被亚洲音乐教材会议选入《亚太地区歌曲集》;1980年被评为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;后又被选为“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”系列作品之一。

放歌:锦绣河山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